本網訊 近日,玉溪煤礦在地質透明化建設領域成功集成應用三維地質建模、隨掘地震動態監測、隨鉆測震三大核心技術,構建起一體化透明地質體系,顯著提升了礦井本質安全水平,實現了災害治理模式從“被動應對”向“主動預防”跨越式轉變。
該礦“以地質透明化推動災害治理模式轉型”,將地質透明化列為重點工程,逐步建成集地質探查、動態預警與智能分析于一體的精準地質透明化系統,讓隱蔽地質構造、導水通道、瓦斯富集區等致災因素“看得清、測得準、防得住”。三維地質平臺構建了覆蓋全礦區的高精度“數字孿生體”。整合地形、地層、煤巖分布、斷層等地質信息,支持多圖層聯動、剖切分析和空間量算,并能實時疊加水文、瓦斯監測數據,動態呈現地質構造演化。通過三維模型,技術人員能直觀識別斷層走向、瓦斯富集區、地下水分布,并模擬探放水工程設計;系統可自動對掘進前方的地質異常預警,為瓦斯抽采方案優化提供精準指導,提升隱蔽致災構造識別率。
隨掘地震動態監測系統在中央回風大巷部署。作為掘進前方的“地質雷達”,利用掘進機震動信號,通過16個三分量檢波器實時采集數據,結合智能算法轉化為等效主動震源信號,實現對掘進前方20米范圍內地質異常體的超前探測。自6月底安裝以來,已安全掘進90米,監測數據與實際揭露情況高度吻合。
隨鉆測震技術則是利用引進的YZG9.6隨鉆測震軌跡儀,將鉆探與物探深度融合。通過在鉆頭附近安裝三分量振動傳感器,直接捕捉巖石振動信號,精準解析地層巖性、波速及鉆進效率,為瓦斯抽采孔和水文孔設計提供精準保障。目前該技術已完成初步測試,初步建立煤巖特征屬性庫。
三大系統的深度融合應用,推動該公司在隱蔽致災因素識別精度、探測鉆孔設計效率等關鍵指標上實現質的突破:地質構造識別更精準、風險預警更及時、鉆孔設計更科學,礦井整體災害防控能力實現質的飛躍。